|
龙年夏至嵩山夜发表时间:2024-06-22 17:55 文/冯健人 民间有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 和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的说法。 6月21日,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,世界典藏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节。二十四节气的重要发祥地在我们天地之中的河南登封市,当天还举行了第八届夏至日天文科普文化节。来自全国数百名天文爱好者,围观了这一年一度“无影台无影”的千古天文奇观。然而,无奈阴雨的天气,也只能让大家在此感受夏至节民俗活动的氛围了。 虽然说中午吃的是捞面条,晚上几个好友从嵩阳里街龙凤传媒公司走出,到嵩阳公园西北角嵩阳路北段与魁星街交叉口的“老清坛砂锅”院内“嵩阳厅”相聚小酌。这真是:嵩阳里街走出来,除了大门向西拐;嵩阳公园西北角,嵩阳路上店门开;老清坛砂锅面好,嵩阳厅里笑颜开。 大家刚刚坐定,忽然发现嵩阳厅雅间西墙上悬挂的《醉酒诗》,生动幽默,真实有趣。与此同时,这也是对喝酒人的逼真写照,它像一面镜子,毫无保留地映照着饮酒客,还像一幅动漫画,让醉酒客不停地在表演,也像一段座右铭,时时提醒饮酒人,更像一座当当当敲响的警钟,委婉的奉劝喝酒人,饮酒不醉最为高。 全诗为:不去不去,又去了, 不喝不喝,又喝了, 喝着喝着,又多了, 晃晃悠悠,回家了, 回家进门,挨骂了, 伴着骂声,睡着了。 睡着睡着,渴醒了, 喝完水后,又睡了, 早上起来,后悔了, 晚上有酒,又去了。 在场的退休企业老总、国家级摄影家、在职和退休公职人员以及从事媒体宣传的公众人物,六位好友,二女四男,反复朗读《醉酒诗》,感触颇深。四位饮者,异口同声,仅开一瓶,只饮一斤,度最重要,确保健康。四菜一汤,简单消费,最后还是没有忘记当天是夏至节日,又让服务员上了一份卤面,算是大家共同吃了夏至面。 夏至时节,吃面条早已是许多地方的传统习惯。其传说主要是因为到了夏至时节麦子已经收个完毕,家家户户喜获丰收,而面条则是由麦子磨面擀成。因此夏至吃面条也象征着庆祝新年的麦子丰收。 在北方,有“冬至疙瘩(饺子)夏至面”的俗语和传统,这也同样是强调了这一习惯。吃面除了普通的面条,还有热干面和过水面,发展到后来的卤面等等多种不同的特殊形式。 面条在民间被称为“长寿面”“友谊面”,是健康长寿的象征,有亲情友好不断来往的寓意。夏至吃面,主要是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的天气到来了,为使消灾避祸、平平安安度过赤热炎炎的夏天,吃“长寿面”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最美好的愿望。 一群好友,酒足面饱,开开心心,走出“老清坛砂锅”店,有说有笑,仰望美丽的嵩山,灯光闪闪,星星点点,连片成线,绚丽璀璨,夜爬中岳父亲山的人们啊——丰富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,摄影家龙章好友,情不自禁,掏出手机拍下了碧空中白云环绕中美丽的圆月。 我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,拿出手机观看。忽然,一段美女酒局朗诵《酒赋》的抖音闪现眼前。 一段《酒赋》,让美女朗朗上口,激情四射,声情并茂,斗志高昂。《酒赋》华章,将酒五谷之精,玉液琼浆,描绘的淋漓尽致,作者真乃是饱读诗书,腹中有物,对酒彻悟,文采飞扬! 《酒赋》原文如是: 何为酒?君且看,此物:以水为形,以火为性,水火相融,五谷之精。只杯盏之轻,却令乾坤颠倒、日月移形;虽清露之盈,能使山岳旋转,楼舍重影;扶摇兮,如驾雾而乘风,飘飘然,若羽化而仙登! 一滴入魂,三杯起兴,浮摇神思,激荡志情,顿开口舌,圆融沟通。张狂肝胆,酣畅心胸,陪几许金戈铁马,沙场伐征! 见几多美人帐下,歌舞升平! 助几番商贾显贵,缔结同盟! 壮几何市井莽汉,嗔痴冲动! 叹几回爱恨情仇,成住坏空! 载帝王将相,逐鹿功成! 激文豪墨客,名篇频生;伴英雄豪杰,刀光剑影,催痴男怨女,风月情浓。 红尘百味,世故人情,荣辱沉浮,尽在其中!似梦非梦,半醉半醒,熏醉史册,斑斓文明! 聚散离合哪缺席?生死成败皆见证!一悲一喜一枯荣,尽付杯中古今同! 干——杯——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