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
多措并举 暖“薪”执行惠民生

发表时间:2025-01-02 16:58

临近年关,为帮助劳动者高效兑现劳动报酬,打击和整治恶意欠薪行为,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根据上级法院要求开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,集中执结一批“讨薪”涉民生案件,及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。

被执行人“躲猫猫” 执行法官“三顾茅庐”显威慑

刘师傅在高某承包的一项建筑工程务工期间一直被拖欠工资,多番讨薪未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。经法院调解,确认高某应向刘师傅支付劳务报酬17850元。调解书生效后,高某却并未履行。

案件进入执行阶段,执行法官郭建军多次联系被执行人高某,对方仅是口头应付,仍未实际履行。郭建军法官先后两次前往被执行人住所地进行实地调查,高某始终没有露面。执行法官在村里张贴了失信公告,并请前来询问情况的村民转告被执行人尽快与法院联系。看到公告后,高某电话联系执行法官,再次表示很快就会还钱,但一个月过去了,仍没有实际行动。

郭建军法官第三次前往高某住所地,终于在其家中见到了高某的妻子,妻子表示对丈夫的欠钱行为并不知情,也暂时无法联系到高某。郭建军拜托其妻子转告高某,因高某一再食言、逃避执行,根据法律规定,法院将采取进一步的执行措施,高某有可能会面临罚款、拘留,甚至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,希望家人能够帮助高某迷途知返,避免因小失大。高某的妻子表示一定把话带给高某。

几天后,高某主动联系了申请执行人,一次性将全部欠款履行完毕。收到工资后,刘师傅当面向执行法官表示了感谢。

开着豪车却拖欠运输费 执行干警扣车促履行

邵小强(化名)驾驶自有渣土车跟随田某、王某夫妻二人组织的车队运输土石方,期间,车队总是以各种理由拖欠运输费用,无奈之下,邵小强将二人起诉至法院,要求对方支付所欠88690元及相应利息。法院经审理后,支持了邵小强的诉讼请求。但判决生效后,田某、王某未主动履行,邵小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
执行立案后,执行员王莉华依法向被执行人发出了执行通知书、报告财产令等文书,并督促其及时履行义务,但对方一口咬定“没钱”。

通过执行查控系统,执行员王莉华发现,被执行人田某名下有一辆保时捷轿车,于是对该车辆办理了查封手续,同时告知被执行人,如果仍不主动履行,法院将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执行措施。此时,被执行人仍心存侥幸,没有主动履行的意愿,于是,在申请执行人的配合下,执行员在新郑市找到了田某,并依法对车辆进行了扣押。

看到执行干警动真格,被执行人这才慌了神,表示会筹措资金尽快履行。两天后,被执行人将所欠的10.6万余元一次性转至法院账户,该案顺利执结。

被执行人长期外出 线上调解解“薪”愁

张大伟(化名)申请执行郑某劳务合同纠纷一案,张大伟为郑某承包的建筑工程提供防火窗安装服务后,郑某未按照约定支付5万元的劳务费用,张大伟将其诉至法院。法院经审理后,依法支持了张大伟的诉讼请求。但判决生效后,郑某仍以没钱为由拒不履行,张大伟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。

执行立案后,执行员汪学军电话联系了被执行人郑某,郑某表示自己并非故意拖欠,而是经济状况欠佳,目前长期在广州工作,正努力筹钱准备还债。执行员还了解到,当事人双方原是同事,关系一直不错,这次合作也是出于彼此信任,但没想到郑某资金周转会出问题,还因此闹到了法院。

考虑到被执行人在外地且履行态度比较积极,为减轻当事人的负担,执行员汪学军在征得双方同意后,组建了微信群进行线上调解。汪学军从诚实守信和维护双方友谊的角度出发,一边向被执行人释法说理,督促其积极履行,一边做申请执行人的思想工作,希望申请执行人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况下,多换位思考,帮被执行人度过难关。

经过沟通、对账,双方线上达成协议,被执行人郑某通过线上转账支付3万元,剩余金额分期履行,案件达成和解,双方对此均表示满意。

“劳有所得”是每一位劳动者的基本权利。下一步,中原区人民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理念,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,依法用足用好各种执行措施,持续加大涉劳动报酬等民生案件的执行力度,让劳动者安“薪”过好年。


分享到:
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hnfzgcw@163.com    联系电话:0371—57071957